Bruce 的玩具間學習筆記 #2 glue work 有害、平凡人也能致富的方法、與其他 3 篇文章
Glue work considered harmful
🎯 生產力
「Glue work」是指團隊運作所需的幕後工作,如更新文件、處理技術債、協調溝通等。雖然這些工作對專案成功很重要,但在升遷時往往被忽視,因為公司更重視可見的功能開發。作者認為公司不獎勵 glue work 是刻意的,因為他們希望員工專注執行公司任務,而非自行決定改善效率。建議應該「策略性」地做 glue work,只在自己負責的專案中進行,以確保專案成功,而非全面性地承擔這類工作。大型科技公司通常只有 20-60% 的效率,但仍選擇成長來獲取更大市場,個人不應長期燃燒自己來提升團隊效率。
評:其實我也是喜歡做 glue work 的人,即使成為資方,我也期待員工可以做 glue work,不然很容易一直犯同樣的錯誤啊。但我很認同必須策略性的做,不能變成專心做 glue work,那就捨本逐末了。
低調夫妻55歲就退休環遊世界,透露平凡人也做得到的致富方法
💰 商業理財
TL; DR; 節儉、401(k) 跟 Roth IRA 加碼到極限(美國)、投資在大盤 ETF、從 20 歲就開始持續 buy and hold,所以可以在 55 歲退休
評:大致上同意,但還是要尋找適合的方式跟工具。例如節儉的部分我比較喜歡 Ramit Sethi 的 money dial 方法 。ETF 部分也有股債配置的學問,這部分我主要是看綠角財經的。
ihower: Manus 團隊分享了他們的 Agent 開發實戰經驗,有不少獨到的觀點,非常值得一讀...
🧑💻 軟體工程
…3. 使用檔案系統當成無限的外部記憶體,減少 context 佔用,避免截斷或壓縮。例如使用網頁抓取工具時,不要將結果全文塞回 context,而是寫入檔案,然後讓 Agent 自己用工具再去讀檔案4. 用 todo.md 來操控注意力,不斷重寫待辦清單放到 context 最後6. few-shot 要有多樣性,避免過度一致的範例…
原文: https://manus.im/blog/Context-Engineering-for-AI-Agents-Lessons-from-Building-Manus
「圖資系是花四年學刷條碼借還書嗎?」
🐱 奇怪的知識增加了
你可以反問對方以下幾個問題🤗:
1. 讀者拿了30年前借的書來還怎麼辦?2. 當聽障、視障讀者來館內找資料,你可以提供怎樣的讀者服務?…7. 介紹金繼的漫畫要分類在938.9(雕漆)還是947.41(漫畫)呢?
如果對方沒有圖書館專業背景,卻一一對答如流,肯定是圖資界難得一遇的奇才,圖書館經常面臨人力短缺的問題,如果覺得工作內容相當輕鬆,請務必投入圖資界貢獻心力。
評:每個專業、職業都有其困難的部分,儘量不要成為那個無知、白目、歧視的傢伙,所以要多看一些「奇怪的知識增加了」的東西,治無知(?)
井然有序的人潮,為何會忽然陷入混亂?|科學人
🐱 奇怪的知識增加了
英國巴斯大學(University of Bath)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(MIT)領導的團隊發現,行人若在穿越時彼此偏離的角度超過13度,整體人流將從原本有序的「車道式分流」崩潰為雜亂無章的狀態。
這意味著,若穿越道太寬,或太靠近人們想前往的其他方向(例如商店、路口、廁所、捷徑、知名打卡景點等等),容易導致他們改變路徑,偏離直線,因而破壞了整體的秩序。
評:不知道對我有什麼用途,但挺有趣的